哲学著作《墨子》:36章 非命(中)(1),原文、注释及翻译

本文已影响8.04K人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36章 非命(中)(1)

从“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墨子认为国家的兴亡、个人的富贵贫贱不完全是命运的安排,而主要是主观的努力。在这里他提出了统治者的主观努力对天下的治乱起着决定的作用,给以儒家为代表的命定论者以沉重的打击,但因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所以他把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从不可知的“命运”搬到少数圣王的手中,他认为夏桀、商纣王等人之所以会乱天下,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自己不努力的结果。他的这种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同时他认为“天下之治”是“商汤、周武王”等人的力量,这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处在那种情况下,不是商汤、周武王等人推翻他们,肯定也还会有别人去做的。

哲学著作《墨子》:36章 非命(中)(1),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①文学之为道②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③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④?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若以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尝有也。

然胡不尝考之圣王之事?古之圣王,举①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②。若此,则乱者可使治,而危者可使安矣。若以为不然,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此世不渝③而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

哲学著作《墨子》:36章 非命(中)(1),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2张

【注释】

① 由:当作“为”。

② 道:原则。

③ 义:通“仪”。

④ 此句下失“或以命为有”一句。

① 举:推选,举用。

② 沮:制止。

③ 渝:更换。

哲学著作《墨子》:36章 非命(中)(1),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3张

【翻译】

墨子说:“凡是发表谈话、撰写论著有个大的原则,就是不能不先树立一个法则标准。如果言论没有标准,就好像把测时仪器放在转动的陶轮上,即使工匠很聪明,也必定不能得到正确的时间了。可是现在天下的事复杂得很,真实情况的真伪就很难弄清楚,所以言论有三种法则。”哪三种法则呢?“有考察其本原的,有审度其事故的,有运用于实践的。”如何考察其本原?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事迹。如何推究呢?要向下考察百姓的日常事实。如何实践呢?把它用作刑法政令,从中看看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这就是言论有三条标准的说法。

现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有的认为命运是存在的,有的认为命运是不存在的。我之所以知道命运的有与无,是因为众人所见所闻的实情才知道的。有人听到过它,有人见到过它,才叫“有”;没人听过,没人见过,就叫“没有”。然而为什么不试着用百姓的实际来考察呢?自古到今,自有人类以来,有见过命运的形体,听到命运的声音的吗?那是不曾有过的。如果认为百姓愚蠢无能,所见所闻的实情不能当作准则,那么为什么不试着用诸侯所流传的话来考察呢?自古到今,自有人类以来,有曾听过命运的声音、见过命运的形体的人吗?那是不曾有过的。

那么为什么不试着考察圣王之事来呢?古时圣王,举拔孝子,鼓励事奉双亲,尊重贤良,鼓励做善事,颁发宪令以教诲人民,赏罚严明而用以奖善惩恶。这样,就可以治理混乱,使危险转为安宁。如果认为不是这样,那么古时候,夏桀统治的混乱的社会,商汤却治理了;商纣王统治的混乱的社会,周武王却治理了。这个世界不变,人民不变,君王改变了政令,人民就容易教导了,在商汤、周武王时国家就得到治理,在夏桀、商纣王时国家则变得混乱。国家的安危治乱,在于领导人的政治导向,哪里可以说是由命运决定的呢?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有命运呀,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