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和孙承宗两位明朝大臣在清军围城时的选择有何不同? 趣历史网

本文已影响1.97W人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末年,大明帝国除遭遇到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外,还分别被流寇和清朝轮流袭扰,特别是关外的清朝,他们生存的关外地区因气候原因比明朝更困难,于是自崇祯皇帝继位起,清朝(当时还叫后金)就开始不断的进攻关内。

高第和孙承宗两位明朝大臣在清军围城时的选择有何不同? 趣历史网

清军在河北、山东等地区大肆劫掠人口、粮食、物质,带回关外老巢供自己所需,多次的入关作战,清军攻破过大量的明朝城池,这其中有抵抗,有投降,也有逃跑。

明朝有这么一项硬性规定,凡是官员退休后,如果居住地遭到攻击,退休官员必须协同当地在任官员行使守卫的任务,在任地方官战死或意外死亡时,退休官员就要接过领导当地军民抵抗的责任。

这个规矩的制定是因为在明朝皇权并不下乡,地方上到知县一级后管理权力就完全下放,如果遇到敌国攻打或地方上的叛乱,必须依靠地方乡绅来安排宣传和组织老百姓抵抗,老百姓也乐意听从这些地方上有名望乡绅的指挥。

而退休官员一般都是当地最有威望的乡绅,他们吃过皇粮,享受国家给予的特权,在教育普及度普遍低下的明朝,组织民间百姓和协调官方的任务非他们莫属。如果需要地方乡绅捐献守城物质和钱粮,一般也都是由朝廷官员委托退休官员出面。

地方上他们人头熟,谁能捐献多少钱粮,谁能捐献多少劳力,这些他们都门清,在任官员也得依靠他们才能知道。还有一条就是,当在任官员战死后,这些退休官员就可以马上火线上任,带领当地军民抵抗入侵。

明太祖朱元璋在制定这么一条规矩的时候或许还有着压榨官员们的剩余价值的目的,谁都知道朱元璋对待官员是很苛刻的,但从古代的实际环境上来看,这个也的确是维护地方稳定的绝好办法。

退休官员一般在家乡都置办(包括兼并和投献)有大量的土地,出了动乱受到损失最大的除了国家就是他们,所以他们有动力维护本地的安全,另外在古代,也只有做过官的懂得怎么组织民众。

不过,规矩是规矩,真到了大难临头官和官也有不同,本文就举两个例子。高第和孙承宗是明朝天启年间的前后两任蓟辽督师,孙承宗是前任,高第紧接着孙承宗之后接任,都是响当当的朝廷二品大员。

能担任这个位置的官员必须是正规的进士出身,在官场上有相当的资历和威望的肱股之臣。高第和孙承宗就都是这样的很有名望的大臣,也都在罢官后回归老家赋闲,可两人在遇见清军来袭时的表现却是天壤之别。

明崇祯三年的“己巳之变”中,皇太极带领后金军攻打高第赋闲居住的永平府,当时在永平府退休和在任的官员中,高第是级别最高的,可在后金军到来之前,高第就带着全家逃跑了,永平陷落后(永平守备杨春开城引后金军入城)他全家存活。

坚决守城的永平知县张凤奇、兵备副使郑国昌、永平道中军都司程应琦等都在城破后举家殉国,另外还有一位赋闲在永平的前居庸参将焦庆延也是毅然力战殉国,和上述殉国的官员一比,高第算是把几十年官场上积攒下来的名望给丢光了。

后金军退出关外后,高第被崇祯皇帝下狱追责,罪名就是高家逃跑致使永平陷落,可高第为官数十年,门生故吏一大把,年轻的崇祯皇帝在他们的压力下没有能杀掉高第,只是贬谪高第到山东异地居住,继续赋闲。

高第和孙承宗两位明朝大臣在清军围城时的选择有何不同? 趣历史网 第2张

高第后来活得好好的,将近十年后才病故,高寿八十二岁。高第善终了,但他的行为还是为天下人所不齿,清朝修《明史》时,这位做过兵部尚书兼经略蓟辽督师的二品大员连个传都没有,可见,逃跑是连敌人都看不起的。

明崇祯十一年,清军第三次入关,主帅多尔衮率军攻打另一位蓟辽督师孙承宗赋闲居住的老家高阳县,曾长期率领明军在辽东和清军作战的孙承宗没有逃跑,领着全家老小和高阳县全城军民奋死抵抗强大的清军。

根据史料记载,高阳被攻破后,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共有七个儿子,有两个当时不在高阳),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七十六岁的孙承宗自杀殉国,孙家全家一百余口陪同殉国。此后,南明弘光皇帝追封孙承宗谥号“文忠”,清朝乾隆皇帝追封孙承宗谥号“忠定”。

明朝的规矩很好,不管官员在任与否,你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待就有义务为国出力,可人性是复杂的,危险面前百态显现,高第逃跑了,也受到了唾骂,但他全家都活下来了,孙承宗死战殉国,受后人敬仰,可他全家一个都没存活,怕死和英勇始终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到了危急关头就看个人自己怎么选择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