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起源于何时?

本文已影响2.38W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满汉全席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干事创业、兴国兴邦的重要基石

古代先贤对铺张浪费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不论是《墨子》中的“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还是《老子》里的“去甚,去奢,去泰”,都对奢侈行为都抱有否定的态度。

然而,圣人之言并未影响到我国历史上的奢侈行为,到了明清两朝封建社会的巅峰期,铺张浪费的现象变本加厉,“朱门酒肉臭”的现象已成为常态。

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起源于何时?

最能体现清朝奢侈现象的,就是闻名天下的“满汉全席”了。满汉全席源于“康乾盛世”,是一种极其隆重且奢靡的宴席。

一说满汉全席是扬州师傅创造的,另一种说法是满汉全席是皇宫御厨的手笔。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满汉全席出现于乾隆南巡之后,在此之前民间并无此说法。虽然,满汉全席中有一个“满”字,但满汉全席中的大多数菜肴都是经典的汉菜。之所以该宴席被冠以“满汉”之名并以“满”字当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为了突出“满清”不容取代的统治地位。

时至今日,满汉全席仍然存在,不过,它所代表的已不再是那个没落的封建王朝,而是“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的本质。满汉全席中总共有“六宴”,每一宴皆是清宫大宴,融汇了满汉两族最著名的菜肴。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满汉全席应有尽有。现今流传版本的满汉全席,总共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一百二十四品,共计三百二十品。

想要吃上一顿满汉全席,必须要搭配全套粉彩万寿餐具,以银器进餐,堪称华贵。除此之外,满汉全席的用餐礼仪相当考究,需有名师演奏古乐佐餐,还要有侍膳奉敬校,这样才能尽显宫廷之周。

遥想当年,满人入关之际,生长于白山黑水的满清统治者并不讲究饮食。在举办宴会的时候,仅是将肉块煮熟煮烂,君臣席地而坐,用刀子割肉大快朵颐。若是进行祭祀,则将整头整只的鸡鸭牛羊端上桌。

满清定都北京之后,满汉的饮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交融。当时的八旗子弟,在与汉人的频繁交往中被汉族精致的饮食文化吸引,开始尝试融合满汉的饮食文化,于是,便有了满汉全席之雏形。

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起源于何时? 第2张

民间传说,早年苏州有个喜欢琢磨做菜的平民张东官,靠着发明满汉全席的功劳,张东官由一介布衣荣升为皇宫御膳房总管,成为当时的厨艺界第一人。话说,张东官本事平平,原本没有太过精湛的厨艺,但他有两项天赋:

一是张东官的双手灵活,有一手堪比杂技的切菜功夫;

二是张东官的味觉灵敏,能尝人间百味,还擅长巧言,能将自己做出来的菜夸得天花乱坠。

康熙智擒鳌拜之后,便开始琢磨起了满汉共荣之道。康熙巡游了大江南北之后,决定以“口腹之欲”作为起点,促成满汉共荣的繁荣盛景。值此之际,懂得逢迎的张东官被康熙选为“天下第一名厨”,并召入御膳房,让他研究一种满人汉人都乐于接受的菜系。

殊不知,张东官的口才大于本事,他做菜虽然有颇多花样,但口味却比不上那些有真本事的大厨。张东官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小民,在皇宫里因不懂规矩惹出了许多乱子。为了保住性命,张东官不得不逃出皇宫,在逃亡过程中开始磨练自己的厨艺。

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满汉全席,起源于何时? 第3张

终于,他集百家之长,将各地名菜的烹饪技法融会贯通,成为一代名家。在重新被召入皇宫之后,张东官研发了“千叟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此,张东官与他的一百零八品菜成为最初版的满汉全席。后来张东官离开皇宫在京城开了一家馆子,开始将满汉菜传播到民间。

为此,康熙还专门御赐了一块名为“满汉楼”的招牌,自此张东官成为传奇,满汉全席亦被奉为天下第一宴。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满汉全席是否由张东官发明还有待考证。

满汉全席虽然精致,但它却是由民脂民膏融汇而成的奢侈品。可别忘了,喜欢满汉全席的慈禧,一年的饮食开销便是一艘军舰。正是因为这些出自上流社会的畸形产物,让本就弊病重重的晚清变得愈发羸弱。

想到满汉全席,笔者便不由得想起纣王与象牙筷子的故事,谁能否认这些倾尽劳动人民血汗的奢侈品,不是封建王朝腐败的一部分呢?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