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夏战争中探索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

本文已影响1.3W人 

宋夏战争指的是发生在北宋时期西夏和北宋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的遣夏使并未有奉使录留世,西夏和辽的情况也确实不同,仁宗朝宋夏最多交涉的就在宋夏战争中,遣使时的政治任务繁重,使臣和廷臣更多地是想要为边境问题和大宋地位建言献策,而不是抒发情感。所以想要分析使臣与廷臣对西夏的主张倾向,从章奏里更能探知一二。

从宋夏战争中探索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

一、挑衅之下,主攻为上

德明在位时,宋夏关系尚且缓和,元昊上位后,宋夏关系开始趋于尖锐。西夏虽然慢慢发展壮大,但是在宋的眼中西夏就是个藩属蛮夷之地,并没有胆量与中原大国并肩而立。

所以在得知西夏要与宋并肩而立,宋廷一片哗然,群臣愤慨:中原大国周边有一契丹已经令人不快,西夏又想要占一席位,实乃对宋朝大国地位的挑战,一时间群臣奋起而攻西夏,宋廷章奏也是言辞激烈,不留情面一般抒发对西夏自称国主一事的愤怒。

宝元二年(1039)富弼《上仁宗论西夏八事》就将愤慨不已展漏无疑,这篇章奏涉及到西夏的发迹史,不断地强调西夏“其国富强,皆我资用”,显示西夏经济对北宋的依赖以及北宋一直以来坚守“盟誓弗渝,始终无负”,并用“以犬豕蓄之”“蠢彼戎丑”等词汇形容西夏的弱小卑劣,以及对其的蔑视。

强调对西夏这样的行为必须严厉相待:“或命将致讨,或发兵备边,上则可以示大邦不测之威,下则可以杜小人好乱之渐。”对于朝廷发动募兵徭役作为针对西夏的一个策略,富弼语词更为激烈:“以此厌天下之望,以此安君上之心,臣深为执事者羞之!”

可见,宋廷本想恩威并施,但是愤怒使其对西夏主张“攻”为上计,甚至下令针对元昊:“华戎之人,有能捕斩元昊者,即授定难军节度使,仍赐钱、银、绢。元昊所部之人,能归顺者,并等第推赏。”哪怕是出使经验丰富,边境事务熟悉的韩琦也主张对西夏以攻为上,韩琦本身忧患意识极强,对此早有预测。

可即便事态紧急,宋廷对西夏下令开战亦是拖了半年之久。但是也有臣子不同意与夏开战,范仲淹就是其中代表。在双方开战前,范仲淹就宋朝的边防、军事准备忧虑再三,可范仲淹所代表的主和派声势太小,渐渐被淹没。宋廷内部的党争又导致出战将领为夏竦,真正有军事战略的韩琦、范仲淹仅为副手,并无实权。

从宋夏战争中探索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 第2张

开战后的结果就是与西夏的战争屡战屡败,这时宋廷才意识到西夏并不是个好解决的问题,宋廷渐生退意,有意求和,范仲淹也在此时提出攻守并行的主张,因为他在战场见到了将士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居民因战乱而无法生活,随即向宋仁宗上书,表达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

并随后建议仁宗,请求留下一路不施行讨伐之策,表示“容臣示以恩信,岁时之间或可招纳”。

二、契丹介入,反对议和

宋夏之间风起云涌,辽见此情形,暗觉有利可图,凭借姻亲关系试图与西夏联合,趁机向宋廷索要关南十县,并集中兵力威胁宋朝。其实在最初西夏有反心时,富弼通判郓州,就辽夏联合的问题已有担心,他上奏的御辽八事,其中就有对辽夏联合的猜测。

“臣深见二虏为患,卒未宁息,西乏则北助,北静则西动,两下牵制,困我中国,臣又尝闻契丹议曰我与元昊、高丽约,联衡攻中原。元昊取关西,高丽取登、莱、沂、密诸州,我则取河北三十六州军,以河为界。”

但是宋廷一片愤慨之腔,势要攻打西夏而无人重视理会富弼的担心之言。而后富弼前往辽交涉关南十县之事,面对辽的威胁与强势,富弼坚持不割地的原则,最后应允每岁对辽增输银、绢各10万两、匹,与辽再订和约,辽因而每岁合计共得银帛50万两匹。

辽也应允劝说西夏放弃与宋征战,至此辽的边界问题暂得解决,从给宋施压的一方脱离,富弼出使契丹为宋处理西夏关系准备提供了回旋之地。对于辽的收手,不再与宋为敌,甚至劝解自己放弃征战的行为,西夏愤怒不已,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背叛,坚持不听辽的劝解。

从宋夏战争中探索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 第3张

但是连续征战确实令西夏民不聊生,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无力再继续与宋的战事,只能又遣使往宋进行议和,只是拒不称臣。仁宗也本就有意在朝推行新政,所以急于议和,甚至接受西夏的不称臣。

这时廷臣却反对与西夏议和,首先,此时议和,夏分明是听从辽的劝解,说明西夏臣服于辽但是不臣服于宋,这是对宋宗主国地位的质疑和震动,摆明了辽的地位高于宋。

其次,夏拒不称臣,此事恐有隐情,需要再进行商议,富弼也是有此担心的群臣之一,他曾经入辽与刘六符谈及宋辽夏关系,刘六符坦言宋辽都同意西夏向辽纳款和向宋称臣,现在的情形,西夏拒不称臣,想必内有隐情,需要做长远计,不急于立马议和。

第三,因西夏求和书上并未称臣,所以同意议和就是承认西夏的地位等同于宋辽,这是不可容忍的。韩琦、范仲淹等人也纷纷谏言此时不宜议和,如余靖的《上仁宗论元昊请和当令权在我》、范仲淹与韩琦的《上仁宗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等。

仁宗却执意急于议和,先后遣庞籍、张子奭、王正伦前往西夏进行议和,甚至想避开朝议,秘密议和。欧阳修对此极为不满,上奏言:“臣近有奏论,今后军国大事不须秘密,请集百官廷议。”廷臣坚持上奏切勿与西夏议和,西夏甚至要求北宋称其国主为“兀卒”,这是对北宋的轻视、不尊和侮辱。

群臣纷纷表明,此时不是议和的好时机。欧阳修极力强调莫听信奸佞之人的言论,安排边防之事才是最主要的,防范之心不可无,守住边境才是当务之急。仁宗却将边境主力之人范仲淹、富弼派回主持新政。廷臣的极力上谏并没有改变仁宗求和之心。

从宋夏战争中探索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 第4张

一时间似是陷入僵局。而后西夏没有放弃求和,甚至遣使表示愿意称臣,但是所求金帛高达20万,数量惊人。张子奭也带回消息,确认西夏因战事自身实力伤损,人民穷困,这个退让使得宋廷很满意,即便如此,欧阳修态度依旧强硬,不支持议和,甚至主张趁此机会挫挫西夏的锐气。

欧阳修主张强制手段不无道理,因为更多的疑虑出在辽此时已经再次卷入其中,辽夏往来密切,令人怀疑是否已经联盟,韩琦、范仲淹在此情境下也坚持不可放松警惕。总结下来,现在无论议和与否,于宋廷都是有害无利,辽夏都不会轻易放弃威胁北宋以达到自己目的这条路,接下来的策略需得深思。

三、辽夏交战,坚持议和

直到辽遣使告知宋朝辽夏之战,并言:“元昊乞称臣,幸无亟许。”宋廷猜测辽西夏也许并未结盟,西夏也是真的急于求和,可现在一边是辽不希望宋与西夏和议,一边是战事已久,希望平息战火的西夏,应该如何去处理三方关系,成了宋廷头疼之事。

余靖有言:“今若循北虏而绝西戎,亦有兵祸;纳西戎而违北虏,亦有兵祸。二虏连谋,共为盾之事。北人才去,西人必来,拒纳之问,动皆有碍。择祸就轻,守之以信,使曲不在我,亦得其要矣。必若弃元昊以为外虞,坚绝其约,使北胡不能反复而邀功,此最久安之策,恐谋者不能终之。”

可是无论怎么应对,都要先保护好自己,仁宗有意在河东一带部署兵力,以防辽夏相争,战火烧到自己,对此,几位名臣也发表了自己的主张,余靖认为,辽现在反对宋夏和议是因为不想看到西夏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可真实情况谁都不知晓,不如劝说辽接受宋夏和议,毕竟没有其他的方法。

富弼曾出使辽,通过对河北、河东一带分析,确实辽夏之间对于呆儿族归属有分歧,极力劝说仁宗不要对河东进行军事部署,辽夏确有分歧。范仲淹则极力劝说陛下行抵御之策,但是也支持要与西夏议和。

从宋夏战争中探索宋与夏两国关系的演变 第5张

余靖看此情景,决定一探究竟辽夏真实情况。再三请求下,仁宗派遣余靖前往九十九泉与辽进行沟通周旋,同时探听关于辽夏的真实情况。经过余靖的不懈辩言,辽终于同意宋与西夏和议,同时回朝带来真实的情况,并提出尽快册封西夏的主张。

余靖带来的情报让仁宗与廷臣为之雀跃,可见辽夏确实交战,西夏的矛头现在对准了辽,所以西夏急于和宋朝讲和,宋廷思虑到既然辽已经同意宋夏和议,不如趁他们没有分出胜负先与西夏议和、册封,西夏必定感恩戴德。

结语

最后,仁宗遣使与西夏和议。对于西夏被册封,辽其实最初心怀不满,辽夏又一次进行军事战争后,辽才接受西夏的地位,至此,宋辽夏问题终于告一段落。

在这次宋夏危机中,排在首位的影响因素就是辽,廷臣的章奏风向转变颇大,很大一部分外因是因为辽插手于西夏之间;内在变动因素是使臣,使臣在宋廷交困之际前往辽夏,带来情报,控制局势,使臣出使归来,其思维想法引导宋廷整体对西夏的态度,在处理宋辽西夏三方局势,使臣也引领着整体局势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