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其实不止日本首都:黑龙江省就有个东京城

本文已影响1.66W人 

东北有个东京城

现在我国有北京、南京,过去的西安可称西京,但就是缺个东京。其实,我国也是有东京的,一个是现在的开封,北宋时叫东京,另一个一般人可就不知道了,那就是黑龙江省的东京城。余秋雨《山居笔记》中的《脆弱的都城》,写的就是这个地方。

东京城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部著名的风景区镜泊湖南,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南。这里就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海东盛国渤海国的都城。

在唐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东北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渤海国,渤海国的范围包括现在东北北部、俄罗斯外兴安岭以南,共有东京龙原府、西京鸭渌府、南京南海府、中京显德府、上京龙泉府五个都城。755年,渤海国从中京显德府迁都至上京龙泉府,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都市,这座都城完全是依照长安城建设的,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为长安城的五分之一。

从现存遗址上看,内城的北半部是五座宫殿,是统治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外城则是御花园、湖泊、亭榭。有一口汲水的八宝琉璃井,至今仍能打得出清冽的甜水。

926年2月23日夜,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领铁骑兵分两路,翻越长白山,经过六天六夜的疾驰到达上京城,包围了这座都城。上京城被围三天,渤海人突围无策,渤海王被迫身穿孝服,举起素幡,到阿保机马前投降。3月5日,阿保机遣近侍康末恒等13人进城索取兵器,却被愤怒的渤海士兵所杀。阿保机大怒,从东、西、南三面攻城,上京失陷,历时200多年的渤海国就此灭亡,全境纳入契丹人版图,在原渤海故地建立了东丹国,上京城则改名为"天福城",成为东丹国都。

东京其实不止日本首都:黑龙江省就有个东京城

三年后,在别人的土地上建都的契丹人心存狐疑,忐忑不安,总感觉这个都城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反叛情绪。契丹人决定迁都东平郡(今辽宁省辽阳市),强令渤海人随迁。为使渤海人彻底断绝回乡和复仇的念头,契丹人决定火烧京城府邑,"帝王宫阙、公侯宅第,皆化为榛莽瓦砾"。大火烧了半月有余,渤海国200多年的文明尽毁于火。据《辽史·地理志》记载,此次迁居辽东等地的渤海遗民总计9400余户,而契丹灭渤海后所得的103座城池在这次迁移中也多数被弃毁。海东盛国只留得"零落荒城对碧流",而渤海国的文史资料、文章典籍也被付之一炬,只留下宫殿、城堡和陵墓的废墟,留下瓦砾、箭镞和覆满红锈的铁器。繁华盛世,就在一夜之间复归草莽洪荒。

盛极一时的都城消失了,渤海国被人们遗忘了,这一片土地,成为寒冷而荒凉的无人区。一直到清朝,历经700年都没有人居住。

到清朝时,渤海国早已湮灭于尘土中,而距此不过20里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成为流放革职官员和大兴文字狱文人的人间地狱,大批江南文化人被流放宁古塔。

这批流落雪域边陲的中原文人,终于发现了这座荒城废墟。其中就有江南才子方拱乾、吴兆骞。二人在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因科场案被判流戍宁古塔,写出了《绝域记略》、《宁古塔志》等。在这些著作中,提到了一个巨大得不可思议的废墟,但是这些博学的才子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时代的城池。

1961年渤海国都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可见的遗址有上京龙泉府遗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兴隆寺等,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现在地方政府正力图将渤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