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他是大明礼部尚书,也是明察秋毫的清官

本文已影响1.42W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彭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有个叫彭华的人,祖籍江西安福,生于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明宪宗时期内阁首辅、大学士彭时的族弟,景泰五年(1454年)考中举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第一名,以状元身份先后任职侍读、礼部尚书。

《明史》对彭华的记载很简短,——“华,安福人,大学士时之族弟,举景泰五年会试第一。深刻多计数,善阴伺人短,与安、孜省比。尝嗾萧彦庄攻李秉,又逐尹旻、罗璟,人皆恶而畏之。逾年,得风疾去。”

彭华做事透彻而严苛,多计谋,喜欢暗地里揭别人的短处,与万安、李孜省等奸佞小人为伍。

彭华任职侍读的时候,依附朝中权贵,多次请求吏部尚书李秉提拔某人为官,李秉非但没有提拔那个人,反而将其罢黜回乡。

彭华恼羞成怒,就教唆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弹劾李秉,说他和资深御史结党揽权。

明宪宗大怒,罢黜了李秉。

彭华后来又参与排挤正直的大臣尹旻、罗璟等人,时人都厌恶并畏惧他,弘治九年(1496年),彭华得风疾病逝,时年六十四岁。

《彭氏族谱》对彭华的评价极高,与《明史》的记载大相径庭。

《彭氏族谱》记载:彭华自幼聪慧好学,精通经史子集,年十九岁考中举人,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官职,因受到奸人的弹劾一度被除名,因同僚李文达出手相救而幸免于难。

彭华曾参与编纂《寰宇集》、《英宗实录》、《大明一统志》等典籍,成化元年(1465年)升任侍读、经筵讲官、詹事府总裁。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升任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进入内阁,参与军政大事,次年升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依旧兼职翰林院学士。

彭华德高望重,经常出入东宫,给太子讲授经史,因博古通今而备受朝野的赞誉。

彭华:他是大明礼部尚书,也是明察秋毫的清官

明宪宗

明宪宗曾称赞彭华:“操履端纯,才学宏邃。”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评价彭华的诗文“严整峭洁,力追古作”,被誉为茶陵诗派的领袖。

彭华为人耿直,不畏权贵。

一次,彭华主持科举考试,发现有某权贵子弟由他人代考,很多考官都明知证据确凿,却因畏惧权贵,不敢处理,彭华毫不畏惧,冒着被罢官治罪的危险,直接将该考生除名。

弘治二年(1489年),彭华对朝中奸佞当道非常痛心,为躲避奸人谗言陷害,选择了辞官,退隐泷州(广东罗定)。

正德二年(1507年),彭华迁居闽西龙岩不久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思”,留有《文思集》著作传世。

《彭氏族谱》与《明史》对彭华的为人、为官的德行记载内容大相径庭,孰是孰非,笔者不敢妄下结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彭华是个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人,能够给太子讲学,足可证明非等闲人物。

彭华的聪慧早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了,《快园道古》记载:“彭华年十五,常过邑城,坐客有持故契争产者,辩论不已。华齿坐下,独抗声曰:‘此赝契也!’”

彭华十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县城朋友家里做客,朋友某甲遇到一件闹心事,有个陌生人某乙来到他家,手持一张泛黄的地契,声称某甲的祖先早就把一块田产卖给了某乙的祖宗,此次出具地契,就是想索要回属于自家的田产。

某甲从来没听父辈说起过这件事,认为某乙有诈。

某乙向众人展示地契,纸张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上面的文字、印章、指纹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彭华:他是大明礼部尚书,也是明察秋毫的清官 第2张

某甲某乙为此争论不休,彭华走过来,看了看地契上面的文字,朗声道:“这张地契是假的!”众人很惊讶,就问他是如何确定的。

彭华说:“这张地契签署的时间是庚辰年,应该是建文三年(1401年),而落款上面却写着洪武三十三年,不是赝品又是什么?”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号使用了三十年,太祖驾崩,传位皇长孙朱允炆,即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篡夺皇位之后,将建文元年(1399年)改为洪武三十一年,而建文三年,就成了洪武三十三年。

地契若是建文三年当年签署的,落款不可能为洪武三十三年,因为当时,明成祖朱棣还在北方做燕王,更改建文年号的事情属于三年后发生的。

彭华据此认定,某乙的地契是伪造的,某乙嘴上不依不饶,脸上却露出羞赧之色,心里却大为惊恐,趁着众人夸赞彭华的时候,悄悄溜之乎也。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