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举制度同兴衰的达城院棚巷:一条年代久远历史厚重的街巷

本文已影响1.49W人 

院棚巷,紧邻达城中心凤凰头,东起柴市街,西至翠屏路,北接文化街,就是这么一条很不起眼、甚至被不少市民忘却的小巷,曾经叫考棚街、院棚街,至今已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达官贵人聚集、莘莘学子敬仰的地方;这里,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有着满怀希望的未来。

与科举制度同兴衰的达城院棚巷:一条年代久远历史厚重的街巷

院棚巷与科举制度同兴衰

院棚巷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那时的达州,只能举行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的院试。为了组织考试,便于监督管理,清朝以前在府署东南面、如今的地址上搭设文官考棚,这里便叫考棚街;到了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又在这里修建试院,于是有了考棚街的名称,街道长180米,宽5米。经重修和先后多次维修后,还建起有左右辕门、乐楼、仪楼、厢房的两个考棚,里面摆放200多条木凳,布置左右木案,每一木案可容纳14个考生参加考试。

后来,达州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然而,院棚巷场地狭小,条件简陋,出现了“大班额”现象,考生坐下后动身都非常身困难,尽管如此,还是无法容纳更多的考生,考生因此意见很大。道光年间,知府孙益廷发动所属各县和考生捐钱,到达城西边的步射场新增考棚,建起大堂、办公室、厢房、厨房、厕所、考官招待室、文童复试处,并在空旷地方栽植花草。孙益廷专门为此作碑记,认为“大有益于士林,大有功于考校者也。”光绪初,知县廖葆恒又筹款,在考棚内外修建雨棚,让考生免受日晒雨淋。

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清朝政府被迫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从此,院棚巷结束了院试考试。

与科举制度同兴衰的达城院棚巷:一条年代久远历史厚重的街巷 第2张

院棚巷与几家庙堂成邻居

经查阅《达县志》、《达县市志》,听取文史专家邓高、朱全森和土著居民范芝建、赵成忠的介绍,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院棚街,是一条直街,石板路,靠如今翠屏路口有一口水井,有20来米深,井内梯道通向井底,井水主要供院棚巷和刘家院子、尹家院子和罗家院子100来口人使用。从院棚街到柴市街,要经过一段弯弯拐拐的石梯,从东门出去。这里的民房,一至二层为穿斗式木房,普通家庭二楼多则是用篾条编织而成。

院棚巷的后面是龙王庙,解放后修建成原来的达县县委招待所;龙王庙过文化街,那里是孔庙,曾设有民众教育馆,后来成为原地区农业局;院棚街左边文昌宫,如今是文华街小学;前面则是三善堂,1947年,在此修建砖木结构的“若瑟医院”,成为如今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

辛亥革命后,一些闲置的官产则卖给私人,院棚巷也是如此,被宣汉冉姓人买去。“这个姓冉的喜欢打牌,一个晚上就把房子全部输了出去。”在如今的院棚巷,上了年纪的人还津津有味地说起这件的事。

与科举制度同兴衰的达城院棚巷:一条年代久远历史厚重的街巷 第3张

院棚巷走出多位知名人物

院棚巷举办院试,营造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推动民间的读书风气,从清朝道光年间的试院可容纳千多人的规模来看,达州读书的人还真不少。他们从院试起步,有的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成为一方诸侯、知名人物。废除科举后,有些人被其精神感染,发奋读书,成为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大竹江国霖英敏强记,勤奋学习,成为县学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被毕生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知府孙益廷发现,将他招到绥定府学深造,亲自给江国霖传道解惑,奖给助学补贴,从物质上帮助他追求功名。不仅如此,他还告诫江国霖不要在舞文弄墨上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穷尽古今,事业上要有建树,要报效家国。江国霖不负孙益廷的厚望,通过层层科举考试,最后在道光皇帝主持的殿试中,获得第一甲第三名,人称江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惠州知府、雷琼兵备道、广东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广东代理巡抚等职。深受民众拥戴。

清代教育家、思想家、达县河市坝(今达州市达川区河市镇)的刘行道,早年得到时任绥定府教授廖平的指教,后拜达县训导潘清荫为师,终年苦读,博览群书,参加四川乡试,中恩科举人,成为当年中举者中最年轻的人。他先后任四川高等学堂经史教习兼附属中学校长、重庆中学校长、达州市第一中学首任校长、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史学教授,后以内阁中书充光绪实录馆协修。

没有科考,不能说没有出人才。如今院棚巷108号就出过博士生导师唐家祥。范芝建踏着小欧专业理发店的地板说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唐家祥的母亲李正英和我的父亲花200块钱买下这房子,两户人共同居住。那时,唐家祥家里很穷,经常打着赤脚板上学。从唐山铁道学院大学毕业后当过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他儿子毛儿(小名)也在这里出生,还在一小读过书呢。七十年代初,他母亲才离开达县到了兰州。”

院棚巷行进在育人的路上

院棚巷没有了院试,实业却兴起来。1920年,范氏五兄弟率先开设梳篦铺,紧接着劝工局的教养工厂、刘德成的藤器铺、陈德生的利民梳篦店和德记天成梳篦庄,以及皮革厂、搪瓷厂等小厂小店陆续开办,后来或合并搬迁,或自行关闭,已难见踪影。目前,这里服装、理发、餐饮、茶楼、药店、玩具等成了新的实业。

1981年以前,名称由院棚街变成了院棚巷,形状由一字型变成了T字型,经过1981、1984年两年的改造,由石板路变成混凝土路,从翠屏路中段接到文华街,长度由180米增加到235米,门牌编号改为由东向西,起于柴市街长廊内,止于翠屏路交界处,门牌号达245个号。

院棚巷36号应是占地面积最宽大的地方。这里,最早是文昌宫,1907年,办起达县高等小学堂,几经变化,建设成为通川区第一小学。2013年,“一小西迁,文华新生”,这里成为通川区文华街小学,继续传道授业解惑,行进在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路上。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